虽然占空比有最大限制,但本电源管理技巧重点探讨占空比的最小限制。 在连续导通模式(CCM)下,降压型开关稳压器(降压变换器)的占空比相当于输出电压除以输入电压。 因此如果输出电压正好是输入电压的一半,对应的占空比为 50%。 根据实际分量和相应的寄生损失,这个占空比实际上稍有不同。 不过这个简单的占空比计算公式已足够用于估算。 图 1. 采用 ADP2389 的典型降压型开关稳压器,最高输出电流为 12 A因此,如果通过 5 V 电源电压产生 1 V 输出电压,对应的占空比为 20%。
图 1 显示采用 ADI 公司 ADP2389 稳压器的降压转换器拓扑。 该稳压器的开关频率可高达 2.2 MHz。 在图 2 的时域图中,可以看到当开关频率为 2.2 Mhz 时,在新周期开始之前,周期 T 值只有大约 450 ns。 ADP2389 的最小导通时间为 100 ns。 因此在 2.2 MHz 开关频率下,无法实现 5 V 到 1 V 的电压转换。 它需要 20%的占空比,相当于在 450 ns 周期内只有 90 ns 的导通时间。 这个时间低于 ADP2389 电压转换器的额定最小导通时间。 图 2. 开关频率为 2.2 MHz 时显示的最小导通时间尽管如此,如果依然想用 ADP2389 来实现 5 V 到 1 V 转换,可通过降低开关频率的方式。
这样,图 2 中的周期 T 变得更长,而 100 ns 的最小导通时间所占百分比也变低。 在 2 MHz 开关频率下,周期为 500 ns。 要达到 20%的占空比,需要 100 ns 的导通时间。 根据技术规格,可采用 ADP2389 来实现。 这就有个问题,为何会出现限制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比的最小导通时间。 在许多开关模式电源转换器中,原因在于电感电流是在导通时间内测量的。 此电流用于过流保护,并用于根据电流闭环控制原理(电流模式控制)工作的稳压器中。 环路调节也需要测量电感电流。 在开关瞬变后,必须先降低产生的噪音才能进行准确的电流测量。 这需要一些时间,也称为消隐时间。 尤其对于 MHz 级别的极高开关频率,最小导通时间的影响也更大,目前正在研发能够实现更短的最小导通时间的电路。 对于低占空比,例如降压型开关稳压器中的高输入电压和低输出电压,最小导通时间是关键限制。 它通常会限制支持开关模式电源工作的最大开关频率。
双CPU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在嵌入式控制系统中经常需要对现场物理量进行数据采集与实时处理,且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这时仅采用DSP处理器往往不能满足要求。本文选择以单片机为主处理单元(主要完成各种控制和接口功能)、D 请问大佬,自耦变压器的saber仿真有哪位大佬知道自耦变压器在saber里的仿真,以及自耦变压器的高频参数和普通隔离变压器有什么不同?SABER里有硅钢片材质模型
模型名称您能说一下吗? 我看了一下有论文是这么仿的 DC-DC电源模块工作原理DC-DC是用开关电源的思想实现的。DC-DC有降压和升压两种,在这里只说降压,比如说你给DC-DC输入10V,DC-DC内部有个振荡器和斩波模块,例如,把在一个时间段允许10V通过,另一时间段内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