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童
"文档整理好了,给大家也贴出来,方便阅读"
笨了,没看到你这句话,我已经把它都copy到word里方便自己阅读了 对电阻、电容、电感的认识2
还有一点在整理的呢,整理OK,会给大家分享的。仔细看一下,不对的指出来,我纠正啊。我看了两遍没错,就贴出来了。
厉害啊,笨小孩 。大力支持
,师长。共同学习啦!
顶呀
厉害啊,笨小孩
谢谢Z版啦,其实这些知识很多人都懂得,只是没有人写出来而已。
写得好,电阻电容电感再加半导体,这些东西才是王道啊,再复杂的IC内部也就是这些东西。一般电源的应用都在低频段,所以电阻是没太大的问题,只需要考虑耐压、功率和散热即可。但电容和电感就复杂一些了,即便是低频段,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也是不能忽略的,而且开关电源有斜率很大的电流和电压,某些电容的等效电感和布线的分布电感也是不能忽略的;电感或变压器也是如此,由于有斜率很大的电流和电压存在,其本身的分布电容和其他与之串联的器件的分布电容、甚至与之相连的铜皮与大地之间形成的电容在某些情况下都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电容的极板还可能对某些低电位导体产生电场辐射,电感或变压器则会产生空间磁场辐射,布局不注意也可能引发一些问题。
amonson兄,哪方面都吃的比较透啊!有什么需要指点的就尽管说,相信你啊!里面可能还需要一些要完善的地方。现在只能先写到这里。
没有,第一句是以前我师傅给我讲的,我自己感觉就只把电阻吃得差不多了,电容和半导体可能通了一半,电感只能叫大概知道点皮毛而已。。。电子的东西可深可浅,哪敢随便就讲吃透的,真要深究,光一个电阻或半导体就够搞一辈子了。
说的也是,有些知识我也是请教我们搞电子的老师的。现在看了几本书,有些东西感觉懂了,但是讲不清楚。而且,现在出现的问题是越来越多,感觉自己都忙不过来了,什么都需要看。同时,就算你看懂了,实际应用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东西。
amonson团长,“在某些情况下都会带来问题”是指什么问题啊?
“另一方面,电容的极板还可能对某些低电位导体产生电场辐射,电感或变压器则会产生空间磁场辐射”这个能解释多一点吗?谢谢
为了让更多朋友或者网友弄明白电阻,深刻的了解这个使用率非常高的元器件,我再补充谈一下关于电阻的分类,以及表示法等。请大家指正:
1、分类:根据材料,可将电阻分为: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属氧化膜电阻、实心(碳质)电阻和绕线电阻。
第一类:碳膜(包括合成碳膜)电阻
阻值范围宽(1Ω~<?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10MΩ);耐高压;精度差(误差为5%、10%、20%),高频特性较差,常用作放大电路中的偏置电阻、数字电路中的上拉及下拉电阻。<?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由于精度低,因此标称阻值及误差用E6(精度为20%)、E12(精度为10%)、E24(精度为5%)分度。
额定功率范围从1/8W到10W,其中耗散功率为1/4W、1/2W,偏差为5%和10%的碳膜电阻器用得最多。
热稳定性较差,温度系数典型值为5000ppm/℃。即温度升高1℃,阻值的变化量为百万分之5000,即千分之五。例如一个标称阻值为10K的碳膜电阻,当温度升高10℃时,阻值增加10K×5‰×10,约0.5K。
第二类: 金属膜(包括金属氧化膜)电阻
用真空镀膜或阴极溅射工艺,将特定金属或合金(例如镍铬合金、氧化锡或氮化钽)淀积在绝缘基体(如模制酚醛塑料)表面上形成薄膜电阻体,构成的电阻器成为金属膜电阻或金属氧化膜电阻。
阻值范围也宽(从10~10MΩ),精度高(误差为0.1%~1%),温度系数小(金属膜电阻为10~100ppm/°C;金属氧化膜电阻典型值为300ppm/°C),噪声低,体积小,频率响应特性好,常用作电桥电路、RC振荡电路及有源滤波器的参数电阻、高频及脉冲电路、运算放大电路中的匹配电阻。
但耐压较低。
由于精度高,因此标称阻值及误差用E48(精度为1%)、E116(精度为0.5%~1%)分度。阻值用3位有效数字表示。
金属氧化膜电阻温度系数比金属膜电阻大一些(300~400ppm/°C),耗散功率较大。
第三类:线绕电阻线绕电阻阻值范围宽(从0.01Ω~10MΩ)精度高(0.05%),温度系数小(<10ppm/°C),耗散功率大,但寄生参数(分布电容、寄生电感)大,高频特性差。常用在对阻值有严格要求的电路系统中,例如调谐网络和精密衰减电路。
第四类: 特种电阻
主要有热敏电阻(包括负温度系数的NTC电阻以及正温度系数的PTC电阻)、压敏电阻、光敏电阻、气敏电阻及磁敏电阻等。
先顶顶在学习
2、标称值及误差
工业标准电阻、电容、电感大小按E6、E12、E24、E48、E96、E116、E192系列规范分度。所谓E12分度规范,把阻值分为12档;而E24分度规范,把阻值分为24档,各分度阻值及误差范围如下表所示。

工业标准电阻值误差分为:0.05%、0.1%、0.2%、0.25%、0.5%、1%、2%、5%、10%、20%。
各种标准的规格就不一一列出了。大家可以自己查找一下啦!
3、表示方法
第一种:色环表示法
色环法多用于轴向封装电阻(即穿通式封装)。

第二种:数码表示法
用三位(对于普通精度)或四位(高精度)数码表示数值。对于电阻来说,单位为Ω;对于电容来说,单位为PF;对于电感来说,单位为uH。例如102(对于电阻来说是10 00,即1KΩ;对于电容来说是1000PF,即0.001uF或1nF)、1203、333等。
数码法多见于贴片电阻(即SMC封装)。
第三种: 文字符号法
文字符号法是指:用数字表示电阻器阻值的有效数字,用字母R——表示Ω、K——表示KΩ、M——表示MΩ作为阻值单位,且规定整数部分位于单位符号前,小数部分放在单元符号后,如下所示:
0.51Ω——用R51表示;5.1Ω——用5R1表示;5.1KΩ——用5K1表示。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第四种: 直标法
在电阻体上直接标出阻值及误差,如10KΩ 5%。早期多用这种方法,目前电阻体积越来越小,直标法已不再适用。
学习啦
4、封装方式及尺寸
电阻有两种封装方式:轴向引线电阻器 (即传统穿通式AXIAL封装形式)及贴片电阻(SMD封装形式)。

传统穿通式(AXIAL):结合安装工艺要求,对于1/16W 、1/8W以下电阻,在印制板上可选用AXIAL0.3封装方式;对于1/4W电阻,多选用AXIAL0.4或AXIAL0.5封装方式;对于1/2W、1W电阻,可选用AXIAL0.5或AXIAL0.6封装方式。1W以下小功率电阻引脚直径为0.40~0<?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60mm(即20mil~25mil)。
在电路板上轴向封装元件引线较长,引线寄生电感比贴片封装大;占用电路面积也较大。但散热效果比贴片封装电阻好。

贴片电阻(SMD封装):0603封装规格电阻耗散功率为1/16W或1/10W;0805封装规格电阻耗散功率为1/8W(部分贴片1/8W电阻采用1005封装规格);1206封装规格电阻耗散功率为1/4W。
学习啦
5、电阻的主要参数
第一:阻值<?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导电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电流流过的物理性能。 在保证测试灵敏度的情况下,应注意测试电压应可能低,时间尽量短,避免电阻发热引起误差。并使测量功率小于额定功率的10%。
第二: 标称电阻及允差
实际值与标称值之间的差别。
误差与标称值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阻值越大,误差越大。
第三: 额定功率
在正常大气压力(650-800mmhg)和额定温度下, 长期连续工作并能满足性能要求所允许的最大功率。
电阻的额定功率也是采用标准化的额定功率系列值:0.05(1/16W)、0.125(1/8W)、0.25(1/4W)、0.5((1/2W)、1、2、5、10、25、50、100W。
第四: 额定电压
由阻值和功率换算得到的电压, 考虑到电击穿, 上升到一定值后, 受最大工作电压的限制。
第五: 最大工作电压
由于尺寸结构的限制所允许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
第六:温度系数
在某一规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温度改变1度时电阻的变化量。

其中T0温度对应的阻值为R0;T温度对应的阻值为R。
请问额定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哪个大?以及电阻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关系。比如同样是1/4w的电阻,根据公式p=u*u/r小阻值的电阻额定电压很低;大阻值电阻额定电压很高
公式先顶一个再学习
第七:绝缘电阻
在正常大气压力下,电阻引线与电阻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
第八:噪声
产生于电阻器中的一种不规则的电压起伏,包括热噪声和电流噪声两部分,热噪声是由于导体内部不规则的电子自由运动,使导体任意两点的电压不规则变化。在非线绕电阻中, 还有电流噪声,由于电流噪声和电阻两端的工作电压成正比,所以衡量电流噪声指标表示为uv/v。
第九: 稳定性
在指定的时间内,受到环境,负荷等因素的影响,保持其初始阻值的能力。
关于电阻、电感、电容我就先谈到这里。有问题大家就提出来,方便讨论。我会尽快整理文档,给大家贴出来。我没有谈到的,大家可以跟帖补充,分享学习!共同进步哈!
看了一遍,收获很大,要是能够具体讲一下在什么场合应用哪种电阻电容电感,比如有些电路需要用到比较特殊的电阻来耐浪涌电流,用一般的电阻会击穿失效。
呵呵...看来你的基本功底也不错啊。刚开始一起的朋友问我时,我很多都回答不上来,最后决定弄清楚,同时,还请教了很多朋友,现在总算基本弄得差不多,但是还是有很多疑惑。感觉这个要在实际应用中总结。实际遇到什么问题,大师们可以补充。我也给大家整理。希望做的尽量完善。
师兄别谦虚了,多向你学习哈
先顶顶在学习
电阻,电容,电感都是最基本的元器件,也是我们平时接触到最多的元器件,说实话我对这三电还是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小孩这一贴真是及时雨,写的不错,顶一个!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特别是刚入门电子行业的、或者是即将迈进电子的行业的朋友们。
多谢楼主
很厉害!
好帖子!非常感谢老师的无私奉献
很好哦
也不是什么老师,其实大家都一样,多看几遍,也都就懂啦!
顶一下,厉害
我也顶一下~~
帮顶
呵呵,下堂课就讲电感了,
很期待能讲磁环,有没,颜色对应的导磁率,
fengxunshi兄,电感是从 第十帖 开始讲的,可以去看看。磁环这一块还没想到整理,如果需要的话,我搜集资料,然后整理给大家贴出来。
呵呵,惭愧,我总是从最后贴 向前看,
狠好的帖子,
有的环外面加了氧化膜,那个颜色没法判定了。一般来说是颜色深的磁导率高。
这个要是色盲分辨起来还麻烦了!
同意,帮顶
多谢大侠啦,学了不少东西,建议还有些方面可以拓展。
一是实际测试的问题,比如用电桥测试中,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用串联电路什么时候用并联电路,还有,实际测试常见的失效都有什么样的,包括长期使用后常见的失效,还有刚采购时常见的失效
二是有可能的话,介绍下常用的品牌,从国产到进口,当前什么价格,什么品质。其中比较重要的,比如可靠性如何。个人比较关心国产品牌,呵呵
这方面看来也要整理啦。很多网友反映这个问题。但是,大家也可以把自己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状况或者问题贴出来。一起探讨啦!
这个要学,喜欢基础的。
好建议,楼主要考虑一下啊
友情支持,加油!
来几张实物图片,大家看看这三个玩意儿啊!
先来电阻:

电容:

电感:
 
最后来个总结,有头有尾。
还没完呢,专家。还有一个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的讲解视频。有点大,不知怎么上传啊。
顶一下
视频上传到优酷,加链接!
工业标准电阻值误差分为:0.05%、0.1%、0.2%、0.25%、0.5%、1%、2%、5%、10%、20%
还是需要继续啊。现在贴出的是各系列标称值如下:
(1) E6系列标称值(20%)<?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0 1.5 2.2 3.3 4.7 6.8
注:目前大容量电解电容多用E6系列分度。
(2) E12系列标称值(10%)
1.0 1.2 1.5 1.8 2.2 2.7 3.3 3.9 4.7 5.6 6.8 8.2
注:小容量电解电容、中等精度无极电容用E12系列分度。
(3) E24系列标称值(5%)
1.0 1.1 1.2 1.3 1.5 1.6 1.8 2.0 2.2 2.4 2.7 3.0
3.3 3.6 3.9 4.3 4.7 5.1 5.6 6.2 6.8 7.5 8.2 9.1
注:多用于小容量无极电容、普通精度电阻、标称电感的分度。
(4)E48系列标准值(1%、2%):
10.0 10.5 11.0 11.5 12.1 12.7 13.3 14.0 14.7 15.4 16.2 16.9
17.8 18.7 19.6 20.5 21.5 22.6 23.7 24.9 26.1 27.4 28.7 30.1
31.6 33.2 34.8 36.5 38.3 40.2 42.2 44.2 46.4 48.7 51.1 53.6
56.2 59.0 61.9 64.9 68.1 71.5 75.0 78.7 82.5 86.6 90.9 95.3
(5) E96系列标称值(1%)<?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0.0
|
10.2
|
10.5
|
10.7
|
11. 0
|
11. 3
|
11. 5
|
11. 8
|
12.1
|
12.4
|
12.7
|
13.0
|
13.3
|
13.7
|
14.0
|
14.3
|
14.7
|
15.0
|
15.4
|
15.8
|
16.2
|
16.5
|
16.9
|
17.4
|
17.8
|
18.2
|
18.7
|
19.1
|
19.6
|
20.0
|
20.5
|
21.0
|
21.5
|
22.1
|
22.6
|
23.2
|
23.7
|
24.3
|
24.9
|
25.5
|
26.1
|
26.7
|
27.4
|
28.0
|
28.7
|
29.4
|
30.1
|
30.9
|
31.6
|
32.4
|
33.2
|
34.0
|
34.8
|
35.7
|
36.5
|
37.4
|
38.3
|
39.2
|
40.2
|
41.2
|
42.2
|
43.2
|
44.2
|
45.3
|
46.4
|
47.5
|
48.7
|
49.9
|
51.1
|
52.3
|
53.6
|
54.9
|
56.2
|
57.6
|
59.0
|
60.4
|
61.9
|
63.4
|
64.9
|
66.5
|
68.1
|
69.8
|
71.5
|
73.2
|
75.0
|
76.8
|
78.7
|
80.6
|
82.5
|
84.5
|
86.6
|
88.7
|
90.9
|
93.1
|
95.3
|
97.6
|
先顶一个再学习
先顶一个再
先顶一个再学习
学习
(6) E116系列标称值(0.1%、0.2%、0.5%)
10.0 10.2 10.5 10.7 11.0 11.3 11.5 11.8 12.0 12.1 12.4 12.7 13.0
13.3 13.7 14.0 14.3 14.7 15.0 15.4 15.8 16.0 16.2 16.5 16.9 17.4
17.8 18.0 18.2 18.7 19.1 19.6 20.0 20.5 21.0 21.5 22.0 22.1 22.6
23.2 23.7 24.0 24.3 24.7 24.9 25.5 26.1 26.7 27.0 27.4 28.0 28.7
29.4 30.0 30.1 30.9 31.6 32.4 33.0 33.2 34.0 34.8 35.7 36.0 36.5
37.4 38.3 39.0 39.2 40.2 41.2 42.2 43.0 43.2 44.2 45.3 46.4 47.0
47.5 48.7 49.9 51.0 51.1 52.3 53.6 54.9 56.0 56.2 57.6 59.0 60.4
61.9 62.0 63.4 64.9 66.5 68.0 68.1 69.8 71.5 73.2 75.0 75.5 76.8
78.7 80.6 82.0 82.5 84.5 86.6 88.7 90.9 91.0 93.1 95.3 97.6
(8) E192系列标称值(0.1%、0.25%、0.5%)<?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0.0
|
10.1
|
10.2
|
10.4
|
10.5
|
10.6
|
10.7
|
10.9
|
11. 0
|
11. 1
|
11. 3
|
11. 4
|
11. 5
|
11. 7
|
11. 8
|
12.0
|
12.1
|
12.3
|
12.4
|
12.6
|
12.7
|
12.9
|
13.0
|
13.2
|
13.3
|
13.5
|
13.7
|
13.8
|
14.0
|
14.2
|
14.3
|
14.5
|
14.7
|
14.9
|
15.0
|
15.2
|
15.4
|
15.6
|
15.8
|
16.0
|
16.2
|
16.4
|
16.5
|
16.7
|
16.9
|
17.2
|
17.4
|
17.6
|
17.8
|
18.0
|
18.2
|
18.4
|
18.7
|
18.9
|
19.1
|
19.3
|
19.6
|
19.8
|
20.0
|
20.3
|
20.5
|
20.8
|
21.0
|
21.3
|
21.5
|
21.8
|
22.1
|
22.3
|
22.6
|
22.9
|
23.2
|
23.4
|
23.7
|
24.0
|
24.3
|
24.6
|
24.9
|
25.2
|
25.5
|
25.8
|
26.1
|
26.4
|
26.7
|
27.1
|
27.4
|
27.7
|
28.0
|
28.4
|
28.7
|
29.1
|
29.4
|
29.8
|
30.1
|
30.5
|
30.9
|
31.2
|
31.6
|
32.0
|
32.4
|
32.8
|
33.2
|
33.6
|
34.0
|
34.4
|
34.8
|
35.2
|
35.7
|
36.1
|
36.5
|
37.0
|
37.4
|
37.9
|
38.3
|
38.8
|
39.2
|
39.7
|
40.2
|
40.7
|
41.2
|
41.7
|
42.2
|
42.7
|
43.2
|
43.7
|
44.2
|
44.8
|
45.3
|
45.9
|
46.4
|
47.0
|
47.5
|
48.1
|
48.7
|
49.3
|
49.9
|
50.5
|
51.1
|
51.7
|
52.3
|
53.0
|
53.6
|
54.2
|
54.9
|
55.6
|
56.2
|
56.9
|
57.6
|
58.3
|
59.0
|
59.7
|
60.4
|
61.2
|
61.9
|
62.6
|
63.4
|
64.2
|
64.9
|
65.7
|
66.5
|
67.3
|
68.1
|
69.0
|
69.8
|
70.6
|
71.5
|
72.3
|
73.2
|
74.1
|
75.0
|
75.9
|
76.8
|
77.7
|
78.7
|
79.6
|
80.6
|
81.6
|
82.5
|
83.5
|
84.5
|
85.6
|
86.6
|
87.6
|
88.7
|
89.8
|
90.9
|
电感
先顶一个再学习
新增各电阻系列标称值,请大家熟悉一下。这方面只要了解就可以,平时用的也就是不多的特殊值电阻而已。
楼主加油,写详细点,呵呵!
文档基本已整理OK,大家下载,学习!
对电阻、电容、电感的认识
:此资料仅供网友交流,学习使用!不得用于其他活动!负责追究其责任!
不错不错,终于出文档,想打基础的有福了,笨小孩辛苦了,
GOOD!
顶顶!!!
辛苦了
GOOD。
搞得很正式啊,呵呵!
顶下,好东西。
文档拿走了,谢谢分享
支持
再顶
项~!
**此帖已被管理员删除**
這麼好資料,一定要留著傳給下一代.
我也来顶顶!
看到此贴的网友们,关于电阻、电容、电感方面的知识,大家可以提出讨论。同时也可以认真的看一下一下几位大师,同时也是版主的帖子,会让大家受益匪浅啊!包括实战经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注意事项、使用技巧等。
作者:水蜘蛛【原创】贴片电阻的是是非非
作者:ZVSZCS【原创】设计片式电阻必须了解的知识
作者:让你记得我的好【原创】跟我学系列之二,元器件降额使用参考...
顶
,顶,不错帖子
不错
顶一个
很多网有提到了关于实践中电阻的一些问题,下面先谈一下这方面,
1、电阻基本问题:电阻一加电压就有电流流动,由于功率转换成热量,电阻由加热而引起温度上升,又通过辐射、对流、热传递而散热,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就会达到平衡。
2、通常电阻的使用要在额定功率以下使用,若在额定功率下使用,电阻的温度会上升相当高。一般希望按照额定功率的1/4使用。
大家都明白,额定功率较大的电阻,其必须增大尺寸、扩大表面积,为了增加的散热量。在使用时,必须了解电阻的各种特点。(这方面已经在前面的帖子中给出。)
而在高温环境下的电阻场合,要特别注意连接焊接,在周边安装的电子元器件的温度上升也要考虑哦。

“按照额定功率的1/4使用。”这个也太小了吧。
这个也要折中考虑。比较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啊。温升,噪声等。

向楼主学习
说说我的看法。
很好的贴子。 要好好讨论。现在书上写的不少,但重复太多,不够深入。到了应用还是一抹黑呀。有些教授,也是几十年的功力,可是对于这一块也还是半桶水。有过产品退货经验的朋友一定有深刻体会。
买的不如卖的精。 真正要了解这些元件还是要找卖家啦。现在这东西假货遍地,能识货才是真功夫。 楼主可不可以针对每一种电阻电容建立对应的模型,指出模型参数的选择和测试方法。然后给出内部结构尺寸,材料特性,分析各种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特点。也就是如何从本质原理上分析得出产生各种电阻电容的性能的物理基础。
同样两个厂家的电阻电容如何快速确认质量的好坏?如何能不破坏的情况下快速找出假货?这个要多多讨论呀。相信上当的人不知有多少吧。
你这也是很好的回复啊,很中肯,现在关于什么的书都有大把,大家都是你抄我的我抄他的,全是重复内容
是呀。等吃过亏后就会有更深的体会啦。 就好象金属氧化膜电阻很多都是碳膜的。 结构尺寸外观阻值都一样的。 这引脚很多是铁的,同样的阻值,他内部参数给你随便动一下你就不知道哪里下了手脚了。 特别那些电容,很多特性非线性,这里面的道道想必更多呀。书上的东西很多东西 没有厂家的生产资料,工艺标准,操作指引来得实在。那些个物理性能,要把他控制住,一定不是容易的事。就好象菲利普,他的图纸很简单,但你生产的东西就是没法和他竞争,为什么?他们肯定有一套实用的物料评估系统,达到了成本和质量的平衡,这不是一天两天能积累得了的呀。 特别是小公司,很多物料是小批量采购,更是考验真功夫。所以大家搞电源,一定要学到精。不是看两本书就能解决的。
hzhytec兄,讲的很中肯啊,我上面的分析基本都是定性的分析,具体实践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大家明白这个元器件的基本原理。至于工艺和材料我们没法考证啊。请hzhytec兄,结合你的实际经验在给大家谈谈这方面你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应用中大家在这些元器件上需要注意那些问题?等各方面的都可以。
我的功夫不到家呀。在你的贴子里发牢骚了,真的对不起,不是针对您呀。还是请您继续讲,您讲的很实在,我学到不少东西呢。 谢谢您。
没事啦。最终的目的就是我们把这个知识梳理清楚,搞明白。实践中接触的不是很多,还需要像你这样的网友来谈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啊。
做什么都不是简单的事。做电源要考虑的东东也有很多,特别是一般公司都会有自己的习惯的。
师长是什么习惯?
感谢楼主整理,资料收录了。
学习了,楼主算是比较用心了,像我们专门做电容的,都还很难去完全的了解电容的知识,很多东西其实还是比较有根源性的,在这看了楼主的介绍,觉得自己对电子元件这块懂得更多了,谢谢!!!
好久没来了,沉了。
自己顶起!
此贴对初学者很重要,大家顶起来。
支持,初学者的摇篮。
电阻也有寄生电感和电容专业的很!
楼主,讲讲电阻的低温特性。
你有哪些问题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探讨哦!
来顶下。
现在的电源中,插件电阻现在使用的越来越少啦。
为什么呢?
事实情况就是这样。但是,这个还要根据场合来确定啊。
对硬件知识不熟。来补课了!
那就认真学习一下啦!
好东西 学习了
电容哥,来啦?弄点贴片样品怎么样呢?
我们公司现在都想把贴片电阻改成插件的
经典之大作!收藏后好好消化。。
好!!!!! 学习了 请问画电路图时画等效电路元件还是理想电路元件呢? 很多地方的接地 是什么原理呢? 电路分开画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需要实际应用时,需要考虑的。
如果真正的电路中也是这种实际模型的话.......还真没有这样做过啊。
至于你问的这个原理图中的地,这个学问比较大!需要研究一下。先弄清这些地的概念!然后再学会应用啦。
下面是 冰版的一个文档,很好!可以参考学习!
然后,不懂得在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啦!
开关电源中的“地”冰版~
一定要认真看哦!
支持非常好
支持,敬礼!
好东西 非常感谢
谢谢!
先顶一个再学习
您举例的这个系列的金属膜电阻?
关注,学习中!
z马克之!
哪位大师在电解电容上串联过电阻的?
先留个脚印,在细读
对这三个元器件的认识又多了一点!感谢楼主。
这里的人还真好!
支持
谢谢楼主倾情奉献,楼主好人啊。。。
轻轻的,我来了。我轻轻一点,带走一片云彩
首先要谢谢楼主的辛苦整理~~资料拿走啦,嘿嘿~~
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高阻值的电阻,如500M,1G的电阻比如金属膜的,也能做到寄生电容0.02p么? 您举例的这个系列的金属膜电阻,有具体的品牌或者生产厂家么?
学习了。
我也是来 学习的 好好的学习学习 ,
学习了!
谢谢楼主整理~! 
整理的很系统也很给力!
搬个凳子过来学习
拿了,感谢
先顶一个再学习
学习先!资料下载了,帮顶下
学习先!资料下载了,帮顶下
五环电阻两端都是棕色的时候读数容易弄反,不知各位大侠有什么好办法,求指教。。。
讲得不错啊!
做个记号学习
要好好学习回报楼主!!!!
谢谢,收了
感谢分享,虽然是最基础的,但是也很有用
从基础做起
愿意分享的人,将来肯定有回报!
很好,很详细。
好贴,顶!
最近总感觉对器件的了解不深,很多东西都没想到位,资料收下,好好学习!谢谢楼主
很好
东西我拿走了,跟你说一声,感谢楼主
盛赞!!!
学无止境
顶楼主,以前看到过很好的关于电阻电容,电感的文档,当时感觉没什么重要,不在乎,现在才知道后悔啊,希望这个是个好资料啊
不要沉...............
谢谢楼主了
感谢楼主!顶起!
下了谢谢
多谢分享~
十分感谢楼主
基于FPGA的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控制电路设计 电流互感器作为高压电网检测主要设备,不仅为电能的计量提供参数,而且是为继电保护提供动作的依据。随着国家智能电网和特高压电网的发展,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逐渐暴露出其致命缺陷,例如高电压等级时绝缘极为困 [开关电源]AC-DC电源输出没法调节如图,手头一个电源QJ-PS30II,13.8V输出正常,手动调节输出电压的时候一直7V不动,电位器拆下了可以调阻值,但是装上之后不接通电源阻值也是固定不变的,电源片子是TL494。 13.8V能正常输出的话说明电源工作应该是正常的吧,到手动调节的时候没法调节,且不接通电源阻值也不变,说明是调节电压的部分有问题了吧,网上查了查不知道哪部分是调节电压电路,看看哪位大神经验丰富帮忙出出主意![img]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jpg[img]C:UsersAdmin [DCDC]24V球泡灯RGB三通道线性调光芯片5-60V高概述H7230是一款外围电路简洁低成本高性能的三通道线性降压LED恒流驱动器,适用于5-46V输入电压范围的LED 恒流照明领域。H7230大限度发挥灯具优势,以实现景观舞台灯高辉的调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