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注意到,历史数据“挂一漏万”是发生在后台系统中,而在前置系统的入口,厂站送上来的显然是全数据,报文的每一帧、每一个字节都没有丢弃,此其一;从另一方面看,一个数据的“变肥”(匹配后的工程数据或派生数据),也是在后台才发生的,它在前置系统中的存储量十分有限,此其二。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思路: 1.前置系统中每个数据的比特数很低; 2.前置系统中的数据是没被丢弃任何数据的全数据; 3.不能到历史库中查找,我们可以到前置系统中去查找; 4.由于需电感厂家要查询部分的概率很低,后台不必是全数据,但前置系统可以做成全数据。 鉴于以上思路,我们可以在前置系统配置一套全数据记录服务器,平时运行在记录保存状态下,当后台要求查询某个事件的细节时,就打开服务器的查询界面。这样既维持了后台配置不变,又满足了重要遗漏事件的查询,真所谓一举两得,低成本高收益。 下图1是全数据报文记录/分析的一个例子。 
五、运行维护功能可以同时实现的方案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数据的实时性和正确性对于电网调度的重要性。而保证数据正确性的前提,是系统必须工作在正常的无障碍的状态下。任何系统不可能永远不发生故障,关键是故障要能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消缺。这就牵涉到系统的可维护性问题。 系统发生故障或数据错误的部位,可以是在现场的二次侧输入回路,可以是在远方终端(RTU类)设备上,也可以发生在信道的传输过程中,等等。怎样确定故障的部位呢?最简捷的方法,是查看上下行通信报文,也就是说,报文中实际上携带着很多传输系统的状态信息。如果在前置系统保存了所有的报文,不但保存了上面所说的全数据,而且附带着保存了所在链路上的传输信息及工作状态,也就是说,我们保存了所有信道的工况历史!这对于系统的运行维护实在是功莫大焉。 这样,上面所示全数据的方程式就扩展为: 全数据 = 保存的历史数据 + 丢弃的非时点数据 + 信息传输功能性数据; 在未来的运维部门,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就是数据分析,它的前提是数据的全方位保存。 六、结论 1.电网调度对EMS数据的要求是实时性、正确性、完整性; 2.鉴于系统资源的限制,要在后台保存全数据并不现实,也无必要; 3.前置系统有低毕特的优势,非常适合于全数据的记录与保存,从而弥补历史库数据稀疏的不足; 4.保存上下行报文的全数据记录,事实上是保存了系统通信的历史工况,适合用来查询事件,以及工况历史的分析等等; 5.对数据记录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将是运维部门未来的重要专业领域。 参考文献 【1】蒋瑞芬,基于电力调度集控一体化平台和电力调度数据网的保护故障信息系统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杨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综述[J].科技信息,2010(23). 【3】王士政,电网调度自动化与配网自动化技术[J].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基于DSP的LED大屏幕显示系统目前采用的LED大屏幕显示系统的控制电路,大多由单个或多个CPU及复杂的外围电路组成,这种电路设计,单片机编程比较复杂,整个电路的调试比较麻烦,可靠性和实时性很难得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SD卡 肖特基二极管和快恢复二极管的区别及应用快恢复二极管(简称FRD)是一种具有开关特性好、反向恢复时间短特点的半导体二极管,主要应用于开关电源、PWM脉宽调制器、变频器等电子电路中,作为高频整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或阻 基于AT89C2051的数字温度计设计单片机控制已成为今天电子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将这种控制技术应用于温度测量中。AT89C20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有2 KB的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