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C滤波线路中的L可以只用1个差模电感吗?
在桥堆之前?
很少这样用,貌似很少见到。。
应该是在整流桥之后,两个C为电解电容,可以用一个差模电感。根据EMI来定,若为3PIN系统,最好用共模电感,否则传导难过
为何?
此C-L-C如何设计?
楼主没有说在初级还是次级,不好判断
一个差模电感?为何要称为差模电感?
你好:是在初级整流桥之后,想请问下差模电感是不是应该有两个独立的电感且相位相反组成的?一个电感就不能称之为差模电感?那CLC中的C和L都起什么作用呢?
1、既然是两个独立的电感,那何来相位相反之说?
2、个人认为一个单绕组的独立电感不应该称为差模电感,差模电感一般是双线单相绕制,利用差模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来滤除差模干扰。
3、C与L的作用,你去翻翻电容与电感的定义与基本作用就明白了
一个单绕组的独立电感 应该具有抑制差摸信号的功能吧??
不叫差模电感?叫什么比较合适呢?
如果说差模电感一般是双线单相绕制,利用差模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来滤除差模干扰。
那么共模电感一般是双线反相绕制,利用共模信号在共模电感内的相位相差180度来滤除共模干扰??这样说对吗?
单个绕组的电感确实有抑制差模信号的功能,但这不是给它命名的依据,上面也说的这个是我的个人之见
后面的问题恰恰相反
学习下
后面那个问题请细说,,
共模信号都是相对于地来说的,所以共模电流在电感中的流向应该是相同的,但共模电感的相位与匝数相同,只是绕向相反,所以共模电流在磁环中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这样就加强了磁场强度,也就是说共模电感对共模电流呈现出很大的感抗,所以,能阻止部分共模电流流过此电感
这么说应该明白了?
你好有一点还是不明白,就是共模电感相位相同,但绕向相反是怎么回事?
很简单,你找个电源,看看内部的共模电感绕线结构就明白了
有时一味的说理论反倒容易让人糊涂
你好,我就是看了一下我们公司的36W系列电源的电感,共模电感是一个磁环,两组铜线分两侧两次绕线,中间用档板隔开。相位相同,且绕向也相同呀。
你用顺时针与逆时针的方向去看,是否相同?
相同

同进同出,如果绕向相同就奇怪了!
你再仔细看看
是同进同出,同双线并绕一样的同进同出,只是不是双线并绕,而是分两次绕而已。真搞不明白了。
如果绕向相同的话,左边绕组的终端就是右边绕组的始端
共模电感显然不是上面说的那样
EMC(EMI.EMS)你好,就是附件那样
看仔细了,你的资料中的共模电感是绕线相反的!
我不太明白,资料中上面是一组,下面是一组。两组是同进同出呀?
共模滤波电感的绕向其实是一样的,只因为流入两个绕组的电流方向不一样,所以能滤除共模信号……
我明白了,一组是从左到右,一组是从右到左,环型共模电感好像是这样。那要是UU9.8型的共模电感的绕线方向应该是相同了吧?
是的,UU9.8是一个分槽的骨架
那双线并绕的共模电感该怎么解释呢?
你好,差模电感是不是一定要双线并绕。附件的差模电感对不对? EMC(EMI.EMS
你好,我是说附件中的CLC电路中的C和L的作用。是差模还是共模作用? 1111
你的附件中的LF1与LF2是差模电感
但是实际是两个独立分开的两个电感哦?
问题是你的LF1与LF2是对称的
请问什么叫“双线单相绕制”?
2.5 GHz高线性度瓦级CMOS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摘 要: 设计了一个工作于2.5 GHz、最高输出功率达到31.8 dBm的CMOS功率放大器(PA),该PA由两级放大器组成,两级放大器均采用全差分电路结构。为了实现1 W以上的输出功率,第二 单火线到底要不要过EMI测试?请问大家,单火线到底要不要过EMI测试?有什么标准吗?
这个要看客户要求吧。
有没有标准,大部分客户没有EMI测试的要求,也有客户在问这个问题? 可编程阵列逻辑(PAL)的输出结构及器件命名规则 4月08日 第三届·无线通信技术研讨会 立即报名 12月04日 2015•第二届中国IoT大会 精彩回顾 10月30日ETF•智能硬件开发技术培训会 精彩回顾 10月23日ETF•第三届 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