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多处理器内核要求软、硬件团队之间进行更多的系统级设计合作。基于这种理念,下面是对采用当前开发工具和硬件直接实现多内核系统的三个简单模型的概述。这些多内核设计模式不是一个为了严格定义一个系统的刚性模型工字电感器,而是针对思考和探讨关于系统实现宏伟蓝图的初始点,以及规定了一套通用术语以便软、硬件团队都能设计出一个多内核系统结构。
三种设计模式
1. 平面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平面模式(Planar Pattern),这个名称源于划分一个通信系统的处理任务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它是一个广泛的和不同类型的多内核设计实例,这种多内核设计统称为非对称多处理技术(简称“AMP”或“ASMP”)。
如果采用平面模式,系统需要划分成具有显著不同处理要求的多个自包含模块。在其标准的通信和媒体处理形式中,该模式的优点是在一个专用的DSP或网络处理器上运行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处理的算法,同时在一个通用的CPU上保持其它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行。这种特殊性意味着平面模式系统通常在专门构件的硬件上实现。由于许多平面硬件设备仅有一个通用CPU内核,因电感器生产厂家此传统的单内核工具、操作系统和设计方法都可用来设计和调试系统的通用部分。
2. 片上栅格模式
片上栅格(Grid-on-Chip,或简称“栅格”)模式是平面模式的演绎,包含由许多完全独立的和网络互连的节点组成的任意多处理器系统。栅格是办公计算机网络的片上版本,它是共享相邻物理链路但彼此独立的许多网络处理节点。一些文献将该类型系统称之为分布式多处理系统,且仍将其归类到AMP/ASMP系统总类别当中。
使用栅格模式的关键要求是首先要分割系统,然后找到一个合适的节点间通信系统。(尽管更高级的栅格系统能够在运行期间对其自身进行重新配置,但栅格模式系统的设计者需要认真思考系统功能到处理节点的分配问题。)除分割之外,栅格系统具有三种设计模式中最少的高级设计约束。一旦系统被分割,每个独立节点的设计与实现就会如同一个独立系统一样进行。栅格系统可在专用硬件上实现,但另一个普遍的选择是通过采用SMP硬件以及将共享的存储空间划分成针对每个内核的片段来建立栅格节点。
栅格模式系统与其它设计相比具有几个突出的优点。首先,它们可以很容易与过去的软件整合在一起,过去的系统甚至可以在栅格范围内它们自己的节点上继续完整地运行。此共模电感器外,栅格系统在判决能力(determinism)和调试能力方面具有明显tdk电感器的优势。栅格模式系统设计的松散联结意味着在资源竞争方面不会有多少意外情况,由于熟悉的单内核调试方法可以用于每个孤立的系统节点,所以调试相对简单。栅格模式系统的分割特性使其更为强大,但这也是其缺陷的根源所在,因为分割使得它难于再分配资源,这将导致栅格系统在适应将来的和不可预期的要求方面缺乏灵活性。

图1:针对图像处理的平面模式。

图2:栅格模式系统。
3. SMP模式
在一个对称多处理(简称“SMP”)系统中,单一映像(single-image)操作系统是运行在两个或多个共享存储空间的处理内核的顶层,这些处理器内核实质上是相同的。正如一台多内核桌面计算机一样,SMP模式系统可以在一个处理器内核组基础上动态地均衡任务。重新分配处理能力以匹配当前任务的这种能力是SMP系统的一大主要优点,这也使得SMP系统成为了三种模式中最灵活和适应性最强的模式。利用工字电感器当今SMP实时操作系统,这种灵活性可以不需要在牺牲任何性能的条件下实现判决或实时响应。

图3:SMP系统实例。
一个SMP模式系统要求具备两样条件:一个是对称的共享存储器的多内核处理器平台,另一个是具有SMP功能的操作系统。今天众多的处理器系列都支持SMP功能,也有多种渠道可以得到SMP操作系统。SMP系统的两个更为突出的优点是开发人员比较熟悉,以及可以快速启动。理论上来说,开发人员可以较为容易地启动具有SMP功能的操作系统,并将现有的应用设计进行移植,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地利用多内核硬件的性能。
EMI辐射信号强度解析 4月08日 第三届·无线通信技术研讨会 立即报名 12月04日 2015•第二届中国IoT大会 精彩回顾 10月30日ETF•智能硬件开发技术培训会 精彩回顾 10月23日ETF•第三届 消费 基于EMTDC/PSCAD的电力机车暂态仿真 摘 要: 利用EMTDC/PSCAD软件建立了电力机车的主电路。通过C语言编写自定义模块实现了在仿真过程不停止的情况下,实时调节整流电路触发角,通过实时观察牵引网侧电流的波形,并对其进行傅里叶分析 400G光业务引擎(PSE)引领100G+商用 互联网和数据业务伊始,网络带宽需求便无休增长,近来更是每2~3年就翻倍。带宽激增的推手既有固网接入的“光进铜退”,又有移动互联网的井喷;既有爆炸增长的视频业务,也有云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