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型滤波的 电感下面一般会并一个电阻,在这里面是为了防止LC谐振导致L在某个频率下失效的,那么这里面的R取多少呢 捕获.PNG(44.56 KB, 下载次数: 1)下载附件2020-10-15 22:17 上传 π型滤波 EMI对策 了解,是为了对策EMC,只是计算上原理上面不知道如何才能比较准确的根据EMC测试结果来取这个R值,之前电阻R都是通过试的。 2k以上,实测传导辐射为准 有没有详细的计算公式和原理 并R只是为了降低Q值,增加带宽,其阻值与电感阻抗相同数量级。
原理不是太懂, 从设计角度是因为L和C产生谐振,导致传导上面这个频段的EMC效果较差,为什么增加一个和电感相同数量级的可以改善?有没具体的计算公式说明 原理很简单,就是各种L、C的等效阻抗组成的分压电路,直到把主电感的全额高频信号分压到无送给输入侧(只剩直流信号)。
并个电阻,应该就是改变了阻抗曲线,对应EMI中不同的频率点,选取相应的值,改善EMI。
过雷击的,防止跳火。
大浪涌来,瞬间在电感两端会有很大的电压差,容易跳火,加个电阻有个释放途径。 共模差摸都建议加上。 阻值不宜过小,百K级即可。
解决SMPS应用中电流模式控制的设计问题早期开关电源(SMPS)设计采用的标准控制方法称为 电压模式 操作。斜坡发生器驱动电压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来自误差放大器/环路滤波器的误差信号驱动另一个输入端,见图1。得到的是仅基于电压误差信号的PW LED回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月08日 第三届·无线通信技术研讨会 立即报名 12月04日 2015•第二届中国IoT大会 精彩回顾 10月30日ETF•智能硬件开发技术培训会 精彩回顾 10月23日ETF•第三届 消费 基于引言DSP平台的USB接口设计引言USB接口(Universal Serial Bus)是一种通用的高速串行接口。它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高速传输特性。USB1.1理论速度极限可以达到12Mb/s,USB2.0可达到 480M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