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电路,电流大的时候,VOUT会是75%VIN吗? 很容易烧开关管。而且这样的栅极驱动很容易电流不够。戈卫东 发表于 2020-10-15 14:17而且这样的栅极驱动很容易电流不够。如果不考虑栅极驱动的话,假设栅极驱动是足够的。 我刚才自己思考了一下,如果负载很低,VOUT是能接近VIN。 如果负载很大,是能达到75%VIN的,不考虑器件损耗。 您看对吗?(模电本来就没学好,学的那一点基本还给老师了。 。 。 ) 不考虑栅极驱动问题,在小电流时候,则电压是升高的,当然不会超过输入电压,当负载加大到某个值,则会基本固定在VIN*0.75。至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基本的固定电压,取决于你的PWM频率和电感的参数。 当然,你这样的驱动线路是不能正常工作在合理的PWM条件下的,原因无它,只因为当管子需要截止时候,1K的上拉,和mos管的栅极组成的RC回路,充电时间会比较长,不符合栅极电压上升要求,简单的说就是太慢了。 关于PMOS管做BUCK回路管子的驱动,论坛里面有很多帖子有很明确的线路,你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启动时输出电容没有电荷,电感会饱和,开关管不安全。如果电感左边直接75%的方波驱动,输出必然是不变的。现在开关是高边开关,低边二极管续流,负载轻,电压会上去的。 输出电压和占空比成比例,是有条件的,就是电感电流为0时的时间要去掉。 也就是说,T1时间电感有电流,占空比为0.75,T2时间电感没有电流,占空比是0,相当于调频了。 真计算起来,很烧脑子的,电感的电流有连续和非连续之分。 先不看电路对不对针对buck驱动恒定脉宽为什么要pwm--脉宽调试,是因为电源可以根据负载的不同自动调节驱动脉冲的宽度,进而调节输出的电流,稳定输出电压一个设计好的buck,在轻载是是窄脉冲驱动或者打嗝驱动,随着负载的增加驱动脉冲宽度会随之增加,稳定输出电压需要考虑D1 续流期间的压降。估计是0.75%*VIN再减去 0.25*Vo(0.75*VIN)-VD 如果输入是10V D1压降1V 那么就是用7.5 -(7.5*0.25-1)=6.625 输出越低,D1的压降影响越大。 本帖最后由 king5555 于 2020-10-17 17:35 编辑 轻载Vo<=Vin,滿载Vo=0.75Vin,过重载Vo<=0.75Vin 得看电源供应能力和MOS管能力(有点废话了)我的设计目标是48V降压到24V 电流20A或者更大用DCDC芯片都太贵。所以考虑一个极低成本的方案。 对电源质量要求不高,给电机用。 这个思路是斩波,可以达到楼主目的。 但是:一、开关管最好使用 NMOS,大电流的 PMOS 管不好买到,比较贵,性能也比较差二、驱动电路建议使用带自举功能的 半桥驱动IC 上桥臂电路(需要一个 10 ~ 18V 的驱动电源,可以考虑用48V做一个12V的辅助电源), 国产的 驱动芯片不贵,几毛钱的就很好用了 使用分立元件搭驱动电路不是不行,看楼主的样子,20A这么大电流,大概率容易出漏子三、既然使用了电感储能,48V降24V,占空比肯定需要小于 24/48 一楼所说 75% 占空比,出来的电压 会大于 75%
招聘GAN充电器工程师2位简单明了:1,有独立开发3年以上150W内电源,充电器。2,挑战小体积,高密度GAN充电器。3,我司已有量产机型可供参考。微信:13510432189众显?
直接用我们的方案就是咯。。
顶一下!
直接使 基于FPGA的智能温度采集控制器 摘要:温度的监测与控制,对于工业生产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分析并设计了基于数字化一线总线技术的智能温度测控系统。本系统采用FPGA实现一个温度采集控制器,用于传感器和上位机的连接,并采用微软公司 STK086功放电路图纸原理图 STK086功率放大器应用线路图最高工作电源电压±55V 输出功率70W 典型工作电源电压±42V 正常工作电压--Noise 输出噪声
Icoo TYP典型静态电流
Icoo MAX最大静态电流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