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前沿

基于STM32C和/OS-Ⅲ的双触摸屏 无线自助点餐系统设计

时间:2015-11-16  来源:扁平线圈电感厂家  点击:
电感器厂家和GND是直接连扁平线圈电感器厂家接以外,TXD和TXD交叉相连。并把设置波特率的焊盘跳线J4~J2接成011态(即9 600 b/s),J1的E=1(即插上断路器)传输不带奇偶校验的8位数据位。

  STR-18无线串口通信有点对点、点对多点和多点对多点三种方式,本设计采用点对多点无线串口通信,如图3所示。

003.jpg

  2.3 μC/OS-Ⅲ操作系统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004.jpg

  μC/OS-Ⅲ是一个结构简单、功能完备和实时性很强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5],适合于如STM32F103VBT6这种没有MMU的CPU。下位机的点菜界面如图4所示[9],左边是菜单,分页显示,顾客选择一道菜时,通过μC/OS-Ⅲ发送信号量,此时等待该信号量的任务首先完成在本屏上使该道菜变为蓝底白字且显示在右边,并使另一触摸屏完成相同的任务[10],使之显示相同的信息。当选择“上一页”之类非菜单的选项时不会发送该信号量。当“完成点餐”时会弹出“点餐完成”窗口,并等待PC扫描信号后将顾客菜单发送到PC,打印给厨师。

  3 系统软件设计

005.jpg


  主机的上位机软件由Visual C#编写,系统软件流程图如图5所示。首先从机上电完成初始化,如果要更改菜单,则由上位机通过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给所有从机,从机遇到串口接收中断,则更新菜单显示;如从机在完成初始化后直接点菜,有顾客在一个触摸屏菜单上点菜,则两触摸屏间进行通信,更新两屏上已点菜品的显示。点菜完成后,将菜品通过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给主机显示并打印菜单。本设计由于从机较多且用到的是串口通信方式,为防止多个从机有可能在同一时刻发送菜单给主机,采用先给从机编码,主机循环发送从机地址,当从机已经准备好并接收到是本机的地址时,才发送菜单给主机。

006.jpg

  上位机界面如图6所示,有选择端口和帮助等功能,鼠标点到某个桌号上,会显示此桌最近时间的点餐信息。本文主要采用serialPort控件来接收下位机的数据,其配置应与下位机串口配置保持一致,即BaudRate=9 600;Databits=8;Stopbits=1;Parity为NONE,并选择对应的COM口,先定义全局变量public string indata="";主要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serialPort1_DataReceived_1 (object sender,

  System.IO.Ports.SerialDataReceivedEventArgs e)

  {indata="";indata=this.serialPort1.ReadExisting(); }

  本文设计的双触摸屏的无线自助点餐系统,相比于之前的点餐器,既方便快捷智能,又减少了服务员,节约了成本。

  参考文献

  [1] 陈晓峰,林正浩.基于Android的无线点餐系统设计[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1(4):369-373.

  [2] 李泉溪,吴硕.ZigBee无线点餐系统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5):28-32.

  [3] 杨保亮,王庆阁.触摸式无线点餐终端系统的设计[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1):76-79.

  [4] 李正民,姬晓阳,陈京育.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6):153-155.

  [5] 党宏社,姚勇,张新院.一种用于触摸屏的多级菜单界面实现http://www.szmzhg.com/电感厂家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301(10):159-161.

  [6] 邱红兵,邱晓燕.基于WinCE的点餐系统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8):127-130.

  [7] 孙凯明,石磊,甄海涛,等.基于Cortex-M3处理器和CC2430的无线网关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1,30(8):34-35.

  [8] 丁顺莺.RFlD触控屏幕点餐系统[J].计算机时代,2013(3):21-22,25.

  [9] 宋亮,苗琼.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串口通信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42-45.

  [10] LABROSSE J.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M].宫辉,曾鸣,龚光华,等,译.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2.

大电流电感

19 V Qi低功耗A1/A10发射器解决方案
恩智浦的19 V无线充电发射器解决方案根据Qi低功耗A1/A10规范设计。该紧凑型参考设计基于恩智浦NXQ1TXA1无线充电发射控制器,在现有最小的尺寸中提供了高效率和极低的

EG8010方案到底成不成熟?发现两家公司的EG8010方一直给客人搞些光伏,逆变器成了必须品,由于时间紧凑,买了几套1000W的逆变器,都是高频机,不到半年全部回来,拆下检查都是EG8010方案,也全都是后桥4只MOS挂掉,有的挂两只,有的挂3只!感觉

移相全桥传输功率问题看了好多论文对移相全桥分析时都采用最大传输功率进行处理,如下图微信截图_20201014094234.png (121.74 KB, 下载次数: 1)下载附件2020-10-14 09:42 上传但是,标幺化处理时,式2

注塑加工厂


上一篇基于PC104的巡线机器人控制系统设的计

下一篇ComNET中的组播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温馨提示
网站首页 | 产品展示 | 科技前沿 | 行业资讯
本公司专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贴片电感、插件电感、功率电感、大电流电感、扁平线圈电感、一体成型电感。
专业电感生产制造商,品质优异、交期快。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