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光标签分组交换技术要步入实用还受制于逻辑处理技术相对滞后而造成的光标签头的高速超快、全光刷新、重写以及光头可用带宽太窄等技术的限制。因此真正意义的光分组交换网络要获得实现还需要有相当长的时间。
3.3基于标签光突发交换(LOBS)的光互联网技术
由于光突发交换与(波长)电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相比具有特有的优势,同时MPLS的标签交换技术对未来网络组网技术的影响也意义深远,所以我们同样可以将MPLS的标签交换思想引入到光突发交换中来,从而产生了基于标签的光突发交换技术LOBS,为IP Over WDM光互联网开辟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使用OBS来支持IP Over WDM的一个方法是在每个WDM光交换上运行IP软件和协议,以及其它的控制软件(当然现在考虑的IP协议主要是MPLS协议和其控制技术),这些控制软件是网络层与WDM光层接口的一部分。在WDM层使用专用的控制来为这些IP实现间提供静态的/物理的连接,特别的这些专用的控制波长可用来交换那些在物理上相邻的、包含拓扑信息和路由表的IP实体间的分组信息。为了发送数据,首先需要用一个控制分组在不需要经历中间IP实体的情况下发送到宿端,这样就减少了突发分组的等待时间以及在IP层上的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控制分组的有限的不透明性,OBS能达到对阻塞和故障的高度的适应性,并且像在光分组/信元交换中一样,能支持基于优先级的路由。
基于标签的光突发交换LOBS技术与前面所述的MPLmS技术在吸收MPLS标签交换技术方面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所不同的主要是LOBS将控制信道和数据交换信道进行了分离,标签信息在控制包中:而且这时在波长信道上所承载的数据是由多个IP包组成的突发数据流。在LOBS网络中,每一个控制包/分组由控制信息和标签构成,并作为一个普通的IP包在运行了LDP而预先建立起来的一个LOBS通路上被传送,该通道就类似于标签交换通路LSP.在入口LOBS节点将多个IP包组装成突发数据流,然后该突发数据流就在由节点对控制包中的标签进行处理后相应建立起来的波长通道上传输。在数据流的整个转发过程中,都无需进行任何电子操作而完全在光域上执行,其它的标签操作均类似于MPLmS实现方案。在MPLmS中,每一个波长为一个标签,即就是标签交换通道LSP是波长通道。这时由于缺乏波长合并(merging)技术,所以中间节点无法在光域上实现对多个LSP的整合操作,因此不能实现业务合并和疏导(grooming)。相反在LOBS中每一个突发数据流对应一个标签,在每一个交换节点上都对标签信息、波长号、偏置时间等控制信息执行电处理操作,因此不同LSP通路上的突发数据流无需进行光/电/光变换就完全可以进行业务整合。
三种传感电子电路设计详解电子发烧友为您提供的三种传感电子电路设计详解,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以CC24 30为核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中,传感器模块包括有温湿度传感器SHTll、红外传感器BS520、光照度传感器PGM5506。 关于两相交错PFC和传统单相PFC的电感的大小值的两相交错的PFC的两个电感值是传统单相PFC的电感值的一半么?是一倍关系?比如说,1000W的PFC ,那么交错的PFC是说每项的PFC承受500W是么?围观~ 流量监控系统信号测量电子电路电子发烧友为您提供的流量监控系统信号测量电子电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流动介质的计量问题及流量的精确测量己成为当前工业测控系统、能源计量管理等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
10/11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