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品种和性能的研究和发展是与传输系统和通信网络的研究和发展同步进行的。随着传输距离延长、传输速率提高和传输容量增大,新的光纤品种不断产生,以满足各种通信系统和网络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30多年中,已经先后诞生了6个光纤品种,光纤从传输模式上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 在具体介绍光纤之前,先了解一下光纤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以单模光纤为例): 
光纤由纤芯、包层以及涂覆层三部分组成。 单模光纤的纤芯为9μm,而多模光纤的纤芯为50μm或者62.5μm 国际电信联盟将其命名为ITU-G.651G(多模光纤)、ITU-G.652(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ITU-G.653(色散位移单模光纤)、ITU-G.654(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ITU-G.655(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和ITU-G.656(宽带光传输用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上述6中光纤最本质的区别体现在他们各自所具有的衰减、色散、非线性效应和工作波长等传输性能。不同性能的光纤品种不断产生,恰好反应了传输系统和和通信网络从短距离、低速率和小容量向长距离、高速率和大容量的发展历程。同时,这个发展历程又告诉我们传输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发展一定会推动光纤性能研究和新的光纤品种诞生。 在FTTH建设中,由于光缆被安放在拥挤的管道中或者经过多次弯曲后被固定在接线盒或插座等具有狭小空间的线路终端设备中,所以FTTH用的光缆应该是结构简单、敷设方便和价格便宜的光缆。因此,一些著名的制造厂商纷纷开展了抗弯曲单模光纤的研究。为了规范抗弯曲单模光纤产品的性能,ITU-T于2006年12月发布了ITU-TG.657”“接入网用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和光缆特性”的标准建议,即G.657光纤标准。 在众多光纤类型中,单模光纤通信突破了多模光纤通信的局限: 1.单模光纤通信的带宽大,通常可传100Gbit/s以上。 2.单模发光器件为激光器,光频谱窄,光波纯净,光传输色散小,传输距离远。 因此,本文重点比较单模光纤G.652.D与G.657。 根据光纤的性能指标不同,G.652.D可分为四种规格每种规格的性能不同,具体如下: 1.G.652.A支持10Gbit/s系统传输距离可达400km,10Gbit/s以太网的传输达40km,支持40Gbit/s系统的距离为2km。 2.G.652.B型光纤,支持10Gbit/s系统传输距离可达3000km以上,40Gbit/s系统的传输距离为80km。 3.G.652.C型光纤,基本属性与G.652A相同,但在1550nm的衰减系数更低,而且消除了1380nm附近的水吸收峰,即系统可以工作在1360~1530nm波段。 4.G.652D型光纤的属性与G.652B光纤基本相同,而衰减系数与G.652C光纤相同,即系统可以工作在1360~1530nm波段 G.652.D是所有G.652级别中指标最严格的并且完全向下兼容的。 与其它单模光纤相比,G.657光纤最显著的特点是弯曲不敏感。这就意味着G.657光纤的弯曲损耗比较小。G.657光纤具有良好的抗弯曲性能,使其适用于光纤接入网,包括位于光纤接入网终端的建筑物内的各种布线。2009年12月根据标准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发布了修订后的第二版本。在新版本的标准建议中,按照是否与G.652光纤兼容的原则,将G.657光纤划分成了A大类和B大类光纤,同时按照最小可弯曲半径的原则,将弯曲等级分为1,2,3三个等级,其中1对应10mm最小弯曲半径,2对应7.5mm最小弯曲半径,3对应5mm最小弯曲半径。结合这两个原则,将G.657光纤分为了四个子类,G.657.A1、G.657.A2、G.657.B2和G.657.B3光纤,具体分类如下表所示:  G.657光纤关键参数的技术指标如下: 特性单位技术指标
totem pole PFC在AC电压过零时电流尖峰问题图中Q1Q2是SIC的MOS管,D1D2是二极管结构的PFC。AC电压过零时,电流波形有尖峰,该尖峰引起不必要噪声。1、原因以及有没有什么措施改善?2、这种结构PFC在可以运行在DCM么? 神秘拆解:新一代MRAM能否取代闪存? 4月08日 第三届·无线通信技术研讨会 立即报名 12月04日 2015•第二届中国IoT大会 精彩回顾 10月30日ETF•智能硬件开发技术培训会 精彩回顾 10月23日ETF•第三届 消费 单管正激谐振复位电路 该电源设计目标:
1.输入18~36v
2.输出:12v/10A
3.效率:93%
4.工作温度-55℃~+85℃(环境温度)
在使用LT8310+LT8311单管正激谐振复位+同步整流电路时,遇到问题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