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前沿

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核心技术(三):高效能功率传输

时间:2016-06-21  来源:扁平线圈电感厂家  点击:

前面两节我们探讨了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的数据传输、谐振控制。在本文中将探讨目前在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中三大核心技术的高效能功率传输,以及它们面临的难题与现有的解决方法。
高效能功率传输

要提高电磁感应式无线电力系统的电力传送效率与功率,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选用高性能的电子组件,参考图(十四)典型的电磁感应式无线电力系统架构。在系统中有四个主要传送功率的损耗点(从供电端直流电源输入开始看):1.供电端的驱动组件,主要是电流通过MOSFET的损耗、 2.供电与受电线圈与谐振电容通过电流的损耗、3.受电端整流器交流到直流的转换损耗、4.受电端稳压器转换损耗。由这四个损耗点可以看出供电端占了两项、受电端占了三项,过去的实验中发现在受电端的损耗是供电端的两倍以上,因此在传送电力过程中受电端温度升高会比供电端明显,这也是受电端电路设计上会比供电端来的困难的原因。刚所提及提高电力传输效能最容易的方法就是使用高性能的组件,但在量产品上是无法实行的,主要是充电器本身在市场的价位低所以在成本上有相当大的限制。除了前述的方法外,有一个好的解决方试,就是供电端只发送受电端所需要的功率,在受电端上收到过大的功率会提高整流器与稳压器的转换损失,而要完成这个功能就需要先将系统中的谐振控制与数据传送功能完成。


图(十四)典型电磁感应式无线电力系统架构

一个高效能的感应式电力系统的运作,为受电端可以透过数据传送通知供电端目前所需要的功率,而供电端在透过谐振控制调整功率输出发送到受电端,而这个动作是需要快速的自动调整,所以在数据传送上需要非常稳定才能实现。所以感应式电力系统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为数据传输的部份,也是目前各厂商积极研究改良的技术,这方面的技术还有很多困难点需要突破,笔者认为在数年内还会有相当大的进展。

大电流电感

QC3.0+TYPE C双口车充Demo板 测试江苏宏云技术有限公司的双口车充demo板,QC3.0+TYPE C,12V/1.5A 输出时压差:输入12.06V,输出11.82V。
























看起来不错,不知道性价比如何已经被

反激小功率电源输出电容,电感的损耗计算最近公司要求计算发热器件的损耗,以进行热模拟,现针对反激小功率电源的输出电感和电容损耗的计算,请教各位大侠多多指教,感谢!各位大侠说两句啊,天天为这个课题烦恼呢……

深圳龙华大浪招聘结构工程师岗位职责:1、参与产品立项可行性分析,2、根据产品的项目要求以及ID设计师提供的ID进行新产品的结构、工艺(零部件)等当面的设计和制作3、新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产品结构设计开发、

注塑加工厂


上一篇手机电池技术解析

下一篇传统照明布线与无线照明控制相关技术问题


  
  温馨提示
网站首页 | 产品展示 | 科技前沿 | 行业资讯
本公司专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贴片电感、插件电感、功率电感、大电流电感、扁平线圈电感、一体成型电感。
专业电感生产制造商,品质优异、交期快。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